疼痛康复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对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减轻或消除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恢复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改善生活和工作能力。
(一)四肢骨折和脱位。
(二)脊柱骨折,关节手术,手部外伤,断肢再植,关节炎。
(三)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脊椎畸形。
(四)小儿麻痹症,脑血管意外,周围神经疾病。
(一)患者明显衰弱,无力,无运动意愿。
(二)骨折和外伤后尚有出血危险。
(三)结核、类风湿、感染的急性期。
(四)神经损伤时或神经吻合后3周内。
(五)心肌损害的急性期,心律不齐,哮喘病人,有心绞痛发生的病人。
(六)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和外伤后不久的关节周围韧带损伤。
(一)肢体功能位的保持:对已发生挛缩的关节和可能发生的关节挛缩,早期就应用夹板置该关节于功能位。
1、肩关节、肱骨:
功能位:外展45°~55°,外旋15°,前屈30°,肘关节屈90°,肘与前胸平齐,前臂稍旋前。
固定范围:包括胸、肩、上臂、肘及前臂。
2、肘关节、尺桡骨:
功能位:一侧屈90°。如双侧固定时,一侧屈°,一侧屈70°,前臂中立位。
固定范围:从腋部到手掌远侧横纹处。
3、腕关节、手部:
功能位:腕背曲20°~30°,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
固定范围:从肘到手掌远侧横纹。
4、手指关节、指骨:
功能位:掌指关节屈60°,指间关节屈30°~45°。
固定范围:前臂至指。
5、髋关节、股骨:
功能位:一侧者屈15°~20°,外展10°~15°,旋转中立位;两侧者,一侧全伸,另一侧稍屈。
固定范围:自乳头至足趾,下达膝上部。
6、膝关节、胫腓骨:
功能位:屈膝~。
固定范围:大腿根至足趾。
7、踝关节、跟骨:
功能位:中立位,无内外翻。
固定范围:小腿到足趾。
8、脊柱固定范围:第4胸椎以上至头颈部。第4腰椎以下包括两侧大腿。
9、小夹板固定术:根据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选好适当夹板、纸压垫或棉垫。
(1)纸压垫或棉垫要准确地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并用胶布或绷带固定,以免滑动。
(2)捆绑束带时用力要均匀,其松紧度应使束带在夹板上可以不费力地上下推移25px为宜。
(3)抬高肢体,以便观察肢体的感觉异常。
(4)及时指导病人,要在固定过程中做被运动。
(二)体位变换:体位变换不仅在卧位进行,而且在坐位也要进行。躯干的姿势和四肢体位要每隔2小时(白天)或3小时(夜间)变换1次。
1、仰卧位:
(1)肩关节0°位,伸肘,前臂旋后。
(2)肩内收、屈肘,前臂旋前。
(3)肩外展内旋,屈肘,前臂旋前,使肩部突出。
(4)肩外展外旋,屈肘,前臂旋前。
(5)伸指伸腕垫入枕下。
2、半仰卧位:瘫痪侧在上,背部垫1~2软枕,轻度掀起半侧身。下肢稍抬高,肘屈30°肩外展伸30°。
3、侧卧位:完全侧卧,胸前放软棉垫,上肢置于软棉垫上,肩向前抱软棉垫,双下肢之间以软棉垫相隔,避免双足、双腿相互接触。
4、半俯卧位:轻度侧俯卧位,胸下垫枕头大小的棉垫,上肢呈抱枕状,双下肢用软棉垫相隔。
5、俯卧位:胸部完全贴床,头歪向侧方,下腹用软棉垫垫起,足尖超出床垫外,足背部垫软棉垫,防止足下垂。
在变换体位后进行被动运动,以保持关节活动度。
(三)被动运动:病人肢体在完全放松的体位下进行。一般采用仰卧位,先做大关节再做小关节,动作要柔和缓慢,逐步加大幅度,至最大范围。着重进行与关节挛缩倾向相反的动作,以充分牵伸关节、肌肉、肌腱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每日至少进行2~3次。
1、肩关节:治疗师握住病人前臂,固定后进行肩关节屈伸(前方上举)。
(1)伸肘位进行前方上举。也可举过头顶后屈肘位进行。
(2)侧方上举(外展)。治疗师握住病人前臂进行伸肘位外展。
(3)水平面上内收外展。治疗师左手握病人患病侧前臂,右手握病人上臂,固定,牵拉肩部,进行水平面上的内收和外展。
(4)治疗师左手握住病人病侧腕关节处,右手握上臂进行上臂外展80°,前臂直立位进行内外旋。
(5)肩后伸。整个上肢向后伸,但避免肩部离床。
2、肘关节:治疗师左手握病人患侧前臂,右手握上臂,使上肢靠胸膛,固定上臂进行屈伸。
3、前臂:
(1)内旋:治疗师右手握住病人患侧腕关节处,左手握住病人的四指(除拇指外)屈肘90°位,进行前臂的旋前、旋后。
(2)外旋:屈肘90°位进行前臂旋转。
4、腕关节:固定前臂进行腕关节屈、伸、桡侧偏和尺侧偏。
5、拇指:治疗师握住病人四指,固定后进行屈伸,同时进行内收外展和对掌运动。拇指旋转运动时,同样固定四指后进行旋转运动。
6、手指:作屈曲,伸展。患病侧指屈曲时由治疗师进行握拳运动。指伸展时指腹全面接触治疗师的手掌部,以防过伸。
7、髋关节和膝关节:
(1)髋膝屈伸。治疗师面对病人,一手托膝后,另一手托足跟,进行髋膝屈曲。
(2)俯卧位进行髋后伸。治疗师抬起整个大腿后伸,但防止骨盆上举。
(3)髋屈曲位伸膝,然后伸髋。下肢伸展位进行髋内旋,髋外旋。下肢伸展位进行内收、外展,然后髋关节外展、髋关节内收。
8、踝关节:
(1)背伸:治疗师握病人足跟牵拉跟腱,同时利用治疗师的前臂屈侧推压足底。
(2)跖屈:下压足背的同时,向上推足跟。
(3)内翻、外翻:治疗师固定踝部进行内外翻,另让助手固定小腿,治疗师可握住病人前足和足跟,使全足同时内外翻。
(4)伸展、屈曲:钩趾的方式进行屈曲和伸趾。
(四)自我被动运动:利用自身健康部位活动患病的部位。
1、依靠健侧肢体进行运动,即用正常肢体牵位患侧肢体进行屈曲伸展运动。如偏瘫患者水平仰卧,靠健侧上肢牵拉患肢进行前屈。以肩关节的上举运动为主进行全上肢自我被动运动时,可让患者端坐在靠背椅上,根据滑车与身体的位置,体位调节为正前方、侧方和后方。肩胛肱骨关节挛缩的病人可以用合适的固定带,以保持关节活动度。也可进行膝关节伸屈运动,需要依靠健侧或拮抗肌的力量进行。
2、可利用滑车进行运动。
3、利用螺旋杆进行运动。
4、持体操棒作上肢运动,可进行肩关节各个方向运动。
5、利用肩梯进行运动。
(五)保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保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是患者依靠自身的肌力进行活动运动。
1、辅助主动运动:一是被动依靠治疗师徒手操作进行运动,一是用自己健康部位的力量或者悬吊的力量进行训练。
2、随意主动运动:
(1)无抵抗主动运动:远端小关节做伸屈运动。
(2)抗自重主动运动:主要为近端位关节的伸屈运动。每次运动10分钟,逐渐增加到20分钟,每日4~5次。
(3)抗阻力主动运动:
①靠治疗师的徒手抵抗。
②靠器具的抵抗。
③靠自身的抵抗。
(六)矫正方法(伸展法):
1、被动伸展法(根据运动方式):
(1)依靠治疗师的手法矫正。屈肘肌短端时治疗师将双手放在肘关节屈侧轻轻向下压,反复进行多次。
(2)利用重砣矫正。在患者腕关节处系牵引带,用滑车向下牵拉。
(3)利用松紧绞棒矫正,使患者肘关节伸展。
2、借助主动伸展法:此方法以自身拮抗肌收缩为伸展的主要力量。
(1)腘绳肌短缩时,双足系哑铃,避免哑铃过重。患者俯卧位做双下肢伸屈动作。
(2)以患者自己身手的压力,将膝关节轻轻向下压,使膝关节伸展或随意屈曲。
3、抗阻力主动伸展法:
(1)主要克服治疗师加给短肌的阻力,使短缩肌发生强烈的等长性收缩。如屈肘肌缩短时,治疗师将双手放于肘关节屈侧的两侧并施加压力,使短缩的屈肘肌发生强烈的等长性收缩。
(2)治疗师突然消除所加给短缩肌的阻力,使短缩肌突然松驰,同时治疗师即时使其伸展。
4、患者自身体重的伸展法(不同作用力的方法):
(1)右肘屈曲位挛缩时,患者双手握肋木,身体向后挺,进行伸展。
(2)肩上举受限时,患者双手握肋木悬空身体进行伸展。也可使躯干前曲进行伸展。
(3)右膝关节伸直位挛缩时,以肋木作为支点,利用体重加上肋木的反作用,使膝屈曲。也可利用平行杠进行。手握平行杠,利用体重上下活动躯干,屈膝关节。
(4)膝关节屈曲受限时,呈跪位,利用体重进行伸展。
(5)右足发生下垂时,站在踝关节矫正板上,利用体重进行伸展。
5、特殊体位的矫正方法:
(1)双手交握在膝前,用力屈膝屈髋,并固定骨盆。利用右下肢的重量,自动伸展右髋关节。
(2)利用吊带牵拉健肢,尽力屈髋,可固定骨盆。患肢大腿挂上重锤,伸展髋关节。
(3)右足尖钩住肋木固定,双手抱左膝用力屈髋。左髋屈曲时的骨盆旋转,可以使右髋伸展。
6、利用器具的方法:
(1)重锤伸展法:
①直接法:直接把沙袋、哑铃和铅哑铃放在患部,有利于挛缩腘绳肌的伸展。
②间接法:利用滑车牵引,从不引起疼痛的重量开始,逐渐增加重量和延长时间。
坐位伸展法:患者呈坐位,坐在四腿方凳上,右下肢抬高45°,踝关节处系一牵引带。在方凳一端两腿下各固定一只滑轮。患者背后上方悬挂一滑轮,滑轮绳末端悬空系一重锤。利用3~6kg的重锤牵引,每次10~30分钟,进行对右下肢矫正牵引,然后再牵引左下肢。每日1~2次。
卧位伸展法:治疗床上按顺序放好木板、圆木。然后下肢置于板上,踝部缠上皮带,利用滑车进行牵引。另一方面在屈曲的膝上放沙袋,促进膝伸展。此方法一般用于50°以内的屈曲挛缩。如屈髋肌、腘绳肌短缩。
(2)绞木棒石膏法:一般用于膝、肘及四肢中间关节发生严重挛缩时。在关节的远端、近端各缠绕石膏绷带,并用2根绳连接,利用绞木棒的作用使关节的远近端逐渐靠近。
(3)依靠治疗师的伸展法:
①股骨骨折后股四头肌伸展法:治疗师用一只手充分固定骨折远端,用整个前臂支持小腿,右手缓慢用力向前推。嘱患者伸膝的同时,右手用力抵挡,防止膝伸展。然后嘱患者停止伸膝,同时用右手之力缓缓进行屈膝,最后让患者进行7~8次主动运动。
②股四头肌伸展法:治疗师左手充分固定骨盆,右手抱住已屈曲的患肢,把前臂和手伸到大腿前部,轻轻提起大腿部,伸展髋关节。
③屈膝肌群伸展法(单关节法):治疗师以左手充分固定大腿下段,整个右前臂置于小腿后部,轻轻压小腿,逐渐伸展,以后的做法与股四头肌伸展相同。
④屈膝肌群伸展法(双关节法):治疗师一手抱起患肢,另一手压在膝上部位,助手双手按压健肢进行固定,尽量在伸膝状态下完成髋关节的屈曲。
(一)
被动运动注意事项:
1、在肢体无疼痛的情况下进行,不可勉强。
2、在关节活动范围内进行运动。
3、根据病变及损伤程度,在做被动运动时应缓慢进行。
4、肌腱缝合及骨折手术后,要在充分固定和保护下进行。
5、不要频繁翻动体位,能在同一体位进行运动的尽量集中进行。
(二)施行伸展法的注意事项:
1、施行伸展法应事先进行温热或寒冷疗法,以减轻疼痛。
2、训练时不可急躁和使用暴力,应缓慢、分次进行。
3、根据不同情况,采有患者舒适的松弛体位或抑制反射的体位,消除患者精神紧张。
4、慎重考虑固定支持点和受力点,避免再骨折、出血和其他副损伤。可利用治疗师的身体支持和制动,防止出现过伸情况。
5、训练后应注意局部和全身的反应,特别是防止出现局部的疼痛和肿胀以及发烧。如发生肿胀和发烧应在几小时内控制,不允许拖延到第二日。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