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所谓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人们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与健康而必须每天进行的活动,包括进食、穿衣、上厕所和个人卫生活动等。它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患者适应实际生活的能力。
一、进食训练
进食是日常生活中绝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但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躯体运动或感觉功能的障碍等,常不能顺利地进食,对其生活与活动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患者进食能力的培训,有助于克服上述不利影响
(一)、进合能力的评定
评定的项目有:
1.基本进食动作能力的评定如吸、喝、咬、咀嚼、吞、吐等动作。
2.对饮食用具的使用能力的评定能否辨别常用的餐、饮器具,能否独立地操作等。
(二)、进食能力的训练
进食活动能力的训练,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l.将整个进食活动分解为一连串的细小步骤。例如用汤匙进食的活动可分为以下8步:
1.将汤匙放在惯用手一侧。
2.握住汤匙。
3.用汤匙舀取食物。
4.将盛满食物的汤匙提起。
5.将盛满食物的汤匙送至嘴边。
6.将汤匙放入口中。
7.用嘴汲取汤匙中的食物。
8.将汤匙从口中拿出。
2.让患者自己取食,并根据患者的表现情况提供干预。脑血管意外患者通常存在的问题有:
①运动的协调性差,手腕颤抖厉害,以致不能固定盛食物的碗或盘,以汤匙取食时易于泼撒。
②手部关节活动受限或肌力差,不能握住或握紧汤匙。
③肘关节弯曲并抬起上肢将食物送至口中时,全身过度颤抖,使该动作无法完成。
针对上述问题,治疗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工作:
(1)给予动作上的引导和帮助。例如以手抓握住患者的手,帮助他握住汤匙或是减少其颤抖的幅度,或者是帮助他将碗或盘固定住,便于其取食,随着患者动作能力的改善,这种帮助可逐渐减少。
(2)制作和提供适宜的辅助器具。例如,对于无法握紧汤匙的患者,可通过加粗汤匙的手柄,使其抓握情况改善。对于因手腕抖动而致食物泼洒的儿童,可使用一手臂搁置台,以减轻抖动,防止食物的波洒。
(3)使用行为学的方法,促进患者进食行为向着正常的方向发展。例如在练习的过程中,只要患者的动作有所改善,就应给予鼓励,并告知怎样做得更好一些,使他一点点地更加接近正常的行为(行为塑造法)
一、穿着训练
“穿着”一词,代表着穿、脱不同类型的衣物,如内、外衣裤、裙子、鞋子、袜子、手套、帽子和围巾等.要求患者有较好的技能,因此穿着训练较为费事。
穿着需要有良好的躯体功能(如肌力、关节活动度、躯体的平衡与协调能力等)、对衣物的正确的认知能力,同时还牵涉到对衣物的处理和保护能力(如洗衣和晾晒衣物、折叠衣物、上鞋油)等。因此,穿着训练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穿着功能的训练。妨碍患者穿着的躯体功能障碍主要有:①肌无力;②平衡能力差;⑤双手之间的运动协调以及手指的精细协调功能不良;④不能以手抓提;⑤难于以双眼跟踪注视自己的动作。在训练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性地进行肌力、关书活动度或身体平衡能力的训练。
(二)将穿衣活动分解成细小步骤,逐步进行训练。下面以穿T恤衫为例,说明如何分解:
1.分辨T恤衫的正、反和前、后;
2.双手抓住T恤衫的下摆部,将T恤衫下摆倒转悬垂;
3.将T恤衫下摆之大孔套到自己头上;
4.将T恤衫拉下,让头部穿过T恤衫的领孔。
5.找着T恤衫一侧的袖口并将同侧的手穿人,然后再以另一只手穿入另一侧的抽孔。
6.将T恤衫下摆尽量往下拉。
(三)必要时,可向患者提供一些穿着用的辅助器具。常用的有:
1.较大的纽扣可方便手指精细运动功能差的患者。
2.可替代钮扣的尼龙搭链。
3.按扣只需按压即可扣上,适用于手指抓握功能差的患者。
4.鞋拔可方便穿着,无需弯腰,其尺寸可有不同大小。
5.穿袜辅助器。
6.扣钮扣辅助器可用于手都活动不灵活的患者,用以协助扣上钮扣。
7.长臂拾物器可协助躯干或上肢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拿取徒手拿取不到的衣物。
三、洗漱训练
(一)、洗脸训练
1.洗脸活动的必备能力:
(1).能抓握物件。
(2).双手运动和协调操作自如。
(3).眼一手协调功能良好。
(4).有基本的语言理解能力。
2.洗脸动作分析
洗脸动作可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1).从挂钩或绳子上取下毛巾;
(2).走近洗脸池;
(3).打开水龙头;
(4).将毛巾放入水中弄湿;
(5).关上水龙头;
(6).拧干毛巾;
(7).摊开毛巾放在手掌中;
(8).擦脸、眼、鼻。口、耳等部分;
(9).打开水龙头;
(10).冲洗毛巾;
(11).关上水龙头;
(12).拧干毛巾;
(13).将毛巾放回原处。
2.洗脸训练的内容和建议
从以上所作的洗脸步骤的分析,可知洗脸训练的内容有以下几个:
(1).开关水龙头的训练;
(2).取、放毛巾的训练;
(3).拧开和松开毛巾动作的训练;
(4).以毛巾擦脸及嘴、鼻等的训练;
建议:上述动作可分步一项项地进行训练,对于开关水龙头有困难的患者,可把水龙头旋钮进行改进,如制成杆型或按压式。
(二)、洗澡训练
1.注意事项:
(1).要特别注意关全。有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因感觉障碍不能体察水的温度,易于造成烫伤。还有的可能因运动控制能力较低而易于跌倒摔伤。所以一定要给予注意,确保安全。
(2).可根据具体情况制作和使用一些辅助盟具,如防滑型,洗澡用的手套等.
2.训练方法
(1).洗头发可先以少许热水湿润头发,再倒上洗发水。不要淋水太多,否则会使洗发水流入眼睛,造成不适。双手再缓慢挠抓,然后以温水漫漫冲洗干净。
(2).洗身体患者对自己看得到,够到的某些现位,可能会自己冲洗,但对背部、臀部等,则难于做到清洗。因此需指导他们使用工具,洗净这些部位。例如,可使用带柄的浴刷或两头带圈的毛巾擦洗背部。
二、上厕所训练
(一)、训练内容
上厕所包括一连串的动作,要求患者在交流、感觉、运动和认知等方面均具备一定的功能水平。到底应在哪一个环节给予重点训练,只有通过步骤分析和具体观察才能决定。上厕所的完整过程包括:
1.感知并表达出上厕所的需要;
2.走到厕所;
3.脱下裤子;
4.坐在厕所上或蹲下排便;
5.伸手取手纸;
6.折好手纸;
7.擦干净;
8.将手纸丢进厕所内;
9.站起;
10.穿上裤子,拉好衣服;
11.伸手至冲水器手柄;
12.用水冲厕所;
13.走近洗手池;
14.洗手并擦干手。
根据以上分析,上厕所训练可包括以下的一些内容:
1.以言语或手势表达要大小便的需要;
2.大、小便自我控制的训练;
3.坐在便桶上排泄;
4.衣物整理训练:脱裤、穿裤、拉平衣服。
5.冲洗厕所训练;
6.个人用厕卫生训练:以手纸擦干净、便后洗手等。
(二)、训练方法
1.示范法治疗师可通过动作,具体演示给患者如何示意和上厕所
2.帮助法当患者在上厕所的某一环节上有困难,如穿裤有困难时,治疗师可手把手地给予适当的帮助,随着其技能的增进,这种帮助应逐渐减少直至取消。
3.以手势或口头提示的方式,告诉患者应如何去做。
4.根据具体情况,可制作合适的辅助器具,如在厕所内墙上装上扶手,将便器固定在带孔的三角椅上等。
扫一扫,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白癫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