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髋关节术后,康复的点滴
作者:邱医院
审稿:马小晴医院
人工髋关节置换(artificialhipjointreplacement):是治疗晚期髋关节疾病的金标准。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使患者恢复活动能力。
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培训家属和患者使其牢记禁忌,增强肌肉柔韧性及其力量,恢复肢体移动性,尽早回复日常生活活动。
康复方案必须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
临床基础
(一)适应症
骨性关节炎、骨无菌性坏死、某些髋部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良性和恶性肿瘤、强制性脊柱炎等。只要有关节破坏的X线征象,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且通过其他各种非手术治疗均不能缓解的疾病,都有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指征。
(二)禁忌症
髋关节或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活动性感染灶、神经营养性髋关节疾病、全身情况差或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全身或局部严重骨质疏松或进行性骨量丢失性疾病、髋外展肌肌力丧失或不足。
术前准备
(一)术前评定
1.上下肢肌力。尤其是髋关节周围肌肉肌力
2.关节活动度。尤其是手术关节
3.观察步态。确定步态类型和有无使用助行器
4.测定患肢长度。测量双侧肢体的绝对长度
5.X片检查。了解手术关节有无畸形,增生,是否存在对线异常
(二)心理准备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一项成熟的现代外科技术。最新权威机构的统计资料表明:人工关节正常使用超过十年以上者占95%,20年以上者占90%。因此,作为病员首先应消除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可通过阅读科普资料,参加病友联谊会,了解手术的过程和效果,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
(三)生理准备
1、注意休息。不要随便离院外出活动,避免交叉感染,以免延误手术。
2、加强营养,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戒烟酒。吸烟的刺激会导致呼吸道分泌物的增加,痰液增多,易使术中术后出现痰液阻塞气管,从而发生窒息。
3、训练有效咳嗽。术后会因麻醉刺激等因素,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导致咳嗽,而剧烈的咳嗽会导致切口疼痛,从而出现有痰而不敢咳的现象。如果痰液不能及时排出,又会导致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手术前两天一定要训练有效咳嗽。
4、治好体内其他感染病灶。如鼻窦炎,牙龈炎,手癣和脚癣等。
5、停服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6、训练平躺在床上大小便。术前两天训练在床上自行排尿,以适应特殊的体位需求,减少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发生,避免留置导尿管的痛苦。
7、学会使用助行器及拐杖。
8、进行屈髋,伸膝及外展等关节功能活动。
术后康复
(一)术后评定
1.伤口情况
有无红肿热,有无炎性渗出等
2.关节情况
①了解关节有无肿胀
②了解关节是否有疼痛(术后2天内,主要伤口疼,康复介入后有可能出现活动后疼痛)
③了解关节活动度(主、被动)
④评定关节稳定度
3.肌力
包括髋关节周围肌肉肌力以及相邻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力。
(二)术后训练
1、理疗
①冰疗
②经皮神经电刺激
2、体位摆放
四种危险体位应该避免
①患侧髋关节屈曲超过90度
②患肢伸髋外旋
③患肢内收超过身体中线
④患肢屈髋内旋。
手术入路不同,体位限制有所不同。后外侧入路应避免患髋屈曲超过90度(深蹲),过度旋转和内收(患髋在上的侧卧);前外侧入路应避免患肢外旋,用枕头使髋关节外展,通常6-12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4-6周,患肢能够屈曲(80-90°),轻度内旋(20-30°)和外旋,并能够在忍受范围内被动内旋。
3、预防并发症
①尽早开始呼吸排痰训练
②踝泵练习和床上训练
4、增强肌力
①术后1-2天患侧下肢髋外展肌、伸展肌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非手术侧的下肢及上肢的肌力练习,腰腹等核心肌群训练,每天1-2次
②术后1周渐进性屈髋,伸膝,再屈髋屈膝,无痛情况下可增加阻力
③肌力训练包括髋伸肌群、外旋肌群,以及腘绳肌、腓肠肌、胫前肌等
5、关节活动度
①持续被动。术后即刻或2天后开始,2~3次/天,2~3h/次,每天增加5-10°
②关节助动和主动活动。包括安全范围内屈髋屈膝、直腿抬高、下肢伸展、外展,术后2-3天开始
③牵伸练习。进行腘绳肌、股四头肌等肌肉的牵伸,切忌暴力
6、转移能力
①翻身:双侧均可。提倡向患侧翻身,因此时患者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活动。若向健侧翻身,必须在他人帮助下维持患侧髋关节于外展中立位,以防因外展肌肌力不足、受重力影响而使髋关节屈曲,内收和内旋,导致脱位
②卧—坐转移:鼓励患者借助双臂支撑力量起坐,不提倡借助床头系带、双臂用力牵拉起坐。这是因为借助双臂支撑力量起坐便于控制屈髋角度,为借助步行器或双拐行走做准备。当用床头系带、双臂用力牵拉起坐时,腘绳肌紧张,患者不易控制屈髋角度,屈曲髋关节的范围较大时易伴屈膝和髋关节内旋,导致髋关节脱位
③长腿坐-床边坐转移:从患侧转移:避免患侧过度屈髋内旋。从健侧转移:避免患侧下肢过中线
④坐站转移:健侧膝、足在后,患侧膝、足在前,保持在起立时躯体重心移动过程中患侧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防止髋关节脱位。坐位时,膝关节高度不能超过髋关节
7、负重训练和步行训练
①即刻开始负重训练
②1周部分负重
③6周过渡到完全负重
8、功能独立性训练
①术后鼓励患者立即进行床上功能性活动如桥式及翻身
②术后1周鼓励自行穿衣、如厕、行走,防止危险体位
③术后5-6w,上下楼梯(健上患下),骑自行车和乘车
这次就介绍到这里啦~
时间不够用了?
需要经纪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