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前几天有个手球运动员,在训练中突发肩关节脱位,紧急叫我过去帮助复位,想到自己几年前自己多次为肩关节脱位患者成功复位,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询问病史知道该运动员此前已多次发生肩关节脱位,前臂稍一用力或轻轻一触球即可发生肩关节脱位,我们习惯上成为“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不想赶到球场却没能复位成功,可能是很久没做,手法生疏了;也可能是看着小运动员痛苦的汗如雨滴,下不了手;更可能是比以前谨慎多了,瞬间想到的是应该拍摄X线片,进行局部麻醉后再复位,所以医院去复位。

但事后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有关肩关节脱位的一些内容早就有了很大的更新,不是关于手法复位的,这依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无外乎单人复位双人复位,仰卧位复位俯卧位复位。但对肩关节脱位特别是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换。

肩关节脱位在年轻、运动员人群中最常见。患者第一次发生肩关节脱位时越年轻越活跃,就越可能发展为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始于第一次肩关节脱位,该脱位损伤了支持肩关节的韧带。关节盂表面相对较平坦,由盂唇加深,盂唇是可以包绕部分肱骨头的软骨杯状物。盂唇像保险杠一样把肱骨头牢牢固定于关节盂,盂唇还是稳定肩关节韧带的附着点。当盂唇从关节盂上撕裂时,这些韧带的支持就不复存在。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发展与盂唇和周围韧带损伤的类型和程度密不可分。

关于命名

目前更倾向于将“习惯性肩关节脱位”诊断为“创伤性肩关节不稳”,认为这一转变不仅仅体现在措辞上的变化,而且标志着医生对该损伤的疾病状态、造成的病理伤害和治疗观念的更深层次的认识。首先,对疾病状态的认识:“脱位”意味着事件、发作,相当于车轮脱落,似乎不发生脱位就没事了,而“不稳”则是一种持续的状态,相当于固定车轮的螺丝松了。其次,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认识:诊断“脱位”时,似乎不发生脱位就对身体没有危害,而诊断“不稳”时,就认识到其实即使在没有发生脱位的时候该肩关节也一直受到伤害,就像一个螺丝没有上紧的车轮其轴承一直在承受超过正常状态的磨损,而不是只有车轮子脱落下来才有危害。再次,诊断名称的改变,也意味着治疗观念的进步:诊断“脱位”时,似乎把肩关节复位了也就治完了,而诊断“不稳”时,就是把造成脱位的病因给修复治疗了,就像把松了的螺丝给上紧、不再让轴承承受超过正常状态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还有,“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似乎说它是一种习惯,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这种习惯要克服!

关于治疗

大量研究发现,十几岁时第一次发生肩关节脱位的患者,有90%以上的机会发展为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定。40岁以上时发生第一次肩脱位的患者发展为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定的可能性低于10%。因此对于十几至二十岁发生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应立刻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是切开手术或关节镜手术,视具体病情有手术医生与患者讨论后进行。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修复撕裂的盂唇、紧缩关节囊,恢复正常的肩关节结构,从而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并尽量减少肩关节活动度的丢失,,避免肩关节脱位复发。对于三十到四十岁发生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则应在手法复位后以物理治疗为主,物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肌肉提供肩关节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原本是由撕裂的韧带维持的,加强肩袖肌肉和肩胛骨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可以稳定肩关节。

关于康复

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都应进行规范疗程的康复。

第一次肩关节脱位,没有发展为复发性不稳定的病人经过4-6周的物理治疗常可完会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复发性肩关节不稳的病人康复期较长,应主要集中加强肩关节肌肉。每天都应进行康复以避免肩关节不稳复发。

关节镜或开放修复、固定术后4-6周患者通常要悬挂吊带,这种制动方法可以保护修复的盂唇顺利愈合。愈合过程完成后即进行物理治疗,术后约8周进行肩关节活动练习,直到力量完全恢复,术后的3个月可以开始过顶运动如棒球或网球,术后半年内限制身体接触运动。

因此,对于有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准确来说应该叫创伤性肩关节不稳)且长期从事有身体接触的年轻运动员,想要继续从事这些项目,在任何时候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都不晚,也是必须的。且手术治疗后应接受足够疗程的康复治疗。









































点滴型白癜风应注意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zz/1896.html